当前位置:首页 / 肌萎缩知识

什么是抗肌萎缩蛋白结合蛋白,它有哪些特点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4日 作者:河北以岭医院肌萎缩科
     什么是抗肌萎缩蛋白结合蛋白

目前研究表明,细胞膜上分布着一组骨架蛋白,共同维系着细胞膜的稳定性,称为抗肌萎缩蛋白结合蛋白(dystrophin-associated protein)。包括 dystrophin(抗肌萎缩蛋白)、dystroglycancomplex,DG(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复合体)、sarcoglycans(肌聚多糖)复合体、syntrophin复合体等。这些蛋白与细胞外基质蛋白(laminin)发生联结,最近解释dystrophin减少引起肌无力的机制是与这些联结的失调有关,是肌纤维膜不稳定导致肌纤维坏死。

抗肌萎缩蛋白有什么特点

抗肌萎缩蛋白是细胞骨架蛋白,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和脑中,位于肌纤维膜的胞浆面,假性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MD)已确认DMD的基因位点在X染色体XP21.1XP21.3上,该基因是迄今发现的人类最大的基因,基因组长2500kb,含有79个外显子,编码3685个氨基酸,从N端到C端分为四个功能区:N端的肌动蛋白结合区,三螺旋结构区,半胱氨基酸富含区和羧基末端区,肌动蛋白结合区有240个氨基酸。三螺旋结构区,2400个氨基酸,即构成抗肌萎缩蛋白大部分体积;这部分的基因能在大量突变后仍有弱的表达。第3区包括150个氨基酸,因有大量胱氨酸而被称为胱氨酸富集区;抗肌萎缩蛋白联结蛋白(DAP)中的β-dystroglycan在此区与抗肌萎缩蛋白结合。羧基末端区由420个氨基酸组成,其一级结构类似抗肌萎缩蛋白亲缘蛋白。syntrophin与抗肌萎缩蛋白在此区结合;71-74号外显子表达,此区可被选择性剪接;此区突变严重影响表型,提示此区对抗肌萎缩蛋白的稳定性极为重要。组成427 kD的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Dys)分布于骨胳肌和心肌细胞膜的质膜面,起细胞支架作用,在维持肌纤维的完整性和抗牵拉方面发挥必不可少的功能。患者因基因缺陷(缺失或突变)而导致肌细胞内缺乏Dys,造成功能缺失而发病。由于此基因巨大,故突变率很高,研究表明60%70%DMD是由于基因缺失或重复突变所至,不同的突变产生不同的等位基因,出现不同的病态。目前对Dys的研究较多,正常骨骼肌含有足量及结构正常的Dys,而DuchenneDys几乎缺如,不足正常人的3%;而85%Berker型主要表现为分子量的改变,其余15%患者为蛋白含量减少。

关于我们

河北以岭医院肌萎缩专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的十五、十一五全国中医重点专科。为全国中医肌萎缩继续教育基地、河北省中医肌萎缩治疗中心,科室拥有病床200张,检 查设施其全,在全国知名肌萎缩专家李建军主任医师带领下...【详细】

免责声明:网站里涉及的病例不代表全部。病情因人而异,视情况而定。您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有专业医生对您的病情进行一对一分析,祝大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