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指阴历4月至6月,即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其间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黄帝内经》在描述夏天的节气特点时,这样写道:“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意思是说,在夏天的三个月,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各种植物大都开花结果了,所以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
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而使汗液排出,通过出汗,以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在盛夏防暑邪;在长夏防湿邪;同时又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
暑为夏季的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独发于夏季。河北以岭医院肌萎缩科专家认为,暑为阳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这是它的病理特点。暑邪侵入人体,常见腠理开而多汗,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此为伤津的关键,津伤时,即见口渴引饮、唇干口燥、大便干结、尿黄心烦、闷乱等症。如果不及时救治,开泄太过,则伤津可以进一步发展,超过生理代偿的限度必然将耗伤元气,此时可出现身倦乏力、短气懒言等一系列阳气外越的症状,甚至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而导致死亡,由此观之,夏季防暑不可等闲视之。
湿为长夏之主气,在我国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既炎热又多雨。人们所说的湿病就多见于这个季节。这个季节里空气中湿度最大,加之或因外伤暴露,或因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处潮湿,以至感受湿邪而发病者最多。
长夏时节由于天气闷热,阴雨连绵,空气潮湿,衣物和食品都容易返潮,甚至发霉、长毛,人也会感到不适。若穿着返潮的衣物,容易感冒或诱发关节疼痛,吃了霉烂变质的食品,就会引起胃肠炎,甚至导致中毒,所以在长夏一定要重视防止湿邪的侵袭。
“又防因暑取凉”。首要的一点是,人们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过于避热趋凉,如在露天乘冷过夜,或饮冷无度,致使中气内虚,从而导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在乘凉时,要特别注意盖好腹部。
其次要谨防冷气病:所谓冷气病,是指由于人们久处冷气设备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时所患的一种疾病。轻者面部神经痛、下肢酸痛、乏力、头痛、腰痛、容易感冒和不同程度的胃肠病等;重者会出现皮肤病和心血管疾病。而老年人中出现的各种症状更加明显。室内外的温差不宜太大,以不超过5摄氏度为好。室内温度不少于25摄氏度。入睡时,最好关上冷气机;冷气房里不要长期关闭,有条件时要常使室内空气与外界空气流通。
1)、精神调养:
在谈到夏季如何进行精神养生时,《黄帝内经》里明确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意思是说,在夏天要使精神像含苞待放的花一样的秀美,并要切忌发怒,使机体的气机宣畅,通泄自如,情绪外向,呈现出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是适应夏季的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里指出:“南方生热,热生火”,而火热主夏,内应于心。心主血,藏神,为君主之官。七情过极皆可伤心,致使心神不安。一方面,不正常的情志皆可损伤心的功能;另一方面若心的功能受到影响,可影响人体的一切机能活动,在这个意义上说,夏季养神就显得极为重要。
首先,要有好的精神寄托。人是有思想和理想抱负的,一个人有了奋斗目标,才能使他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坎坷,美好的信念可产生自觉的意志行动和积极的情感。生活中有许多活动,如绘画、书法、雕刻、音乐、下棋、种花、集邮、钓鱼、旅游等,均能使人精神有所寄托,并能陶冶人们的情感,从而起到移情养性、调神健身的作用。
其次,时时对自己的性格进行陶冶,要经常注意检查自己的情绪,如存在急躁、焦虑、忧郁、愤怒、狭隘等情绪时,一定要设法不使之再现,这就要加强学习、加强修养。一是有事可做,可使精神不空虚;二是有较好的精神修养,可免除外界不良情绪的干扰,只要这两点做好了,精神自然会饱满,就会“无厌于日”,这就是夏日精神调养的基本法则。
2)、饮食调养:
重症肌无力患者必须重视夏天的饮食调养,在炎热的环境中,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和泌尿系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最终导致人体代谢增强、营养素消耗增加。
一方面机体营养素消耗增加,另一方面天热大量出汗,又导致了许多营养素从汗液流失。不仅如此,夏天食欲减低和消化吸收不良又限制了营养素的正常摄取,所有这些均有可能导致机体营养素代谢的紊乱。
夏天的饮食调养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方法是:
第一,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第二,要补充维生素。热环境下维生素代谢增加,汗液排出水溶性维生素增多,尤其是维生素C,此外汗液中还有维生素B1及B2。因此,在夏天人体维生素需要量比普通标准要高一倍或一倍以上,大剂量维生素B1、B2、C乃至维生素A等,对提高耐热能力和体力有一定的作用。
第三,要补充水和无机盐。当机体大量出汗或体温过高时,不但体内水分不足,而且还会流失大量的钠、钾。而缺钠可引起严重缺水,所以要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夏季饮食调养,除了要着眼于清热消暑外,还要注意不要损伤了脾肺之气,因此,夏季最好吃些清淡少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吃含脂肪多的食物,易使胃液分泌减少,胃排空减慢。
夏季饮食调养,除了以上必须做到外,最后不可忽视的是: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原因是,夏天喝水多,冲淡了胃液,降低了胃液的杀菌力,使致病微生物容易通过胃进入肠道;另一方面,湿热的气候环境也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食物极易腐败变质。因此,夏天必须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
3)、起居保健:
夏季作息,一般来说,宜晚些入睡,早点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黄帝内经》里说:“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意思是,在夏季人们每天要早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要晚些入睡,以顺应阴气的不足。夏季多阳光,不要厌恶日长天热,仍要适当活动,以适应夏季的养长之气。
夏季由于晚睡早起,相对睡眠不足,所以在经过一上午的学习和工作时,可能有疲劳之感,需要午休做适当的补偿。尤其是老年人患者,有睡眠不实、易醒的特点,早晨起的又早,到了中午就想打瞌睡,因此,更需要中午休息一下。午睡之后,疲劳消除,精神焕发,可更好地适应午后的工作和劳动。但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最好在一小时以内。
需要注意的是,饭后不要立即躺卧,应稍事活动一下,以利饮食消化。午睡时不要在有穿堂风经过的地方睡,亦不要伏在桌子上睡,以免压迫胸部,影响呼吸。午睡时最好脱掉外衣,并在腹部盖点毛巾被,以免胃腹部受寒。
夏天睡眠需要注意的是:睡眠时不可让电扇直吹,最好关掉电扇;夜里睡觉不宜在外面睡。睡觉前也不要乘凉大晚,更不宜长时间在水亭中、树荫下、过道中、凉台上乘凉。
4)、运动保健:
夏天由于气温高、湿度大,给体育健身增加了困难。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室外运动锻炼,清晨起来应到公园、湖边、庭院等空气较为新鲜的地方活动,项目有广播操、气功、太极拳等。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运动量要适度,不要疲劳。
5)、药物保健:
夏季药补虽不如冬季那么重要,但亦不可缺少,主要应贯彻以下两条原则:
第一是要益气生津。既要吃一点能够补益阳气和津液的药物,但性质要平和、微凉,切忌滋腻、温热之品。这是因为夏天气候炎热,汗出过多,而耗气伤津,对于老人、体质虚弱之人尤应如此。
第二是应健脾和胃。这是因为脾和胃在夏季,尤其是长夏时最易受到损害,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暑湿之气盛,而湿邪困脾,易阻碍脾胃之阳气;二是夏天喝水多,冲淡了胃液,降低了胃液的杀菌力,致使致病微生物容易滋生。
6)、防病保健:
第一注意感冒。一般来说,感冒易在冬寒春冷季节流行,但在夏季气温高,人体出汗多,体力消耗较大,加之昼长夜短、睡眠不足、以及冷水洗浴、吹电风扇等,同样会患上感冒。在感冒流行期间,重症肌无力患者不宜过多串门或去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夏天,还要避免体力过度消耗,应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衣着随凉热添减,不要睡在露天,以免受凉,同时患有慢性鼻炎、咽喉炎的人易感冒,要认真进行治疗。
第二预防急性胃肠炎。夏季气候炎热,潮湿,细菌繁殖快(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都是使人得胃肠炎的罪魁祸首。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这些细菌便会乘机侵袭肠道上皮细胞,造成肠粘膜的炎症和损害,引起急性胃肠炎。
上一篇文章:重症肌无力患者秋季如何养生
下一篇文章:重症肌无力患者春季如何养生?
河北以岭医院肌萎缩专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的十五、十一五全国中医重点专科。为全国中医肌萎缩继续教育基地、河北省中医肌萎缩治疗中心,科室拥有病床200张,检 查设施其全,在全国知名肌萎缩专家李建军主任医师带领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