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缩的不同分类表现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5日 作者:河北以岭医院肌萎缩专
肌肉萎缩对于患者的健康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损害,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一种明确的方法可以摆脱肌肉萎缩的折磨,这就需要我们多了解洁柔萎缩的症状,进而可以及时准确的诊断出患者的病情,避免疾病的恶化,下面河北以岭医院肌萎缩专科李建军主任从肌肉萎缩的程度及症状上给大家介绍一下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的程度分类
1、轻度萎缩:肌纤维轻度下降,肌肉组织外观无明显凹陷,触摸肌肉组织松弛,肌无力,能做抗阻力运动。
2、中度肌萎缩:肌纤维部分萎缩、缺失,肌肉组织外观凹陷,触摸纵向缩小,横向减少,肌无力明显,不能做抗阻力运动。
3、重度肌萎缩:肌纤维组织大部分萎缩,相关的骨骼外露。肌肉组织仅存少量肌纤维,肌无力严重,患者丧失最基本的协调能力。
4、完全萎缩:肌纤维组织完全萎缩,与其肌肉相关联的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肩胛带肌肉萎缩:是进行性四肢近端性肌萎缩的症状和临床表现。进行性四肢近端性肌萎缩常为肌原性萎缩,以四肢的近端及躯干肌明显,常表现为肩胛带肌和骨盆带肌的萎缩和无力。如颈肌的无力,有些患者需用手支撑才能将头抬起。肩胛的肌肉萎缩构成翼状肩胛。 肌原性面部肌肉萎缩:是由肌肉本身疾病,可能还包括其他一些因素,如肩带或面肩肱型的肌营养不良患者,通过形态学检查证实为脊髓型肌萎缩。另一方面当下运动神经元任何部位损害后,其末梢部位释放的乙酰胆碱减少,交感神经营养作用减弱而致肌萎缩。
肌肉萎缩的症状分类
1、进行性四肢近端性的肌萎缩:它一般是肌源性的萎缩,一般是以四肢的近端和躯干肌明显,往往表现为肩胛带肌和骨盆带肌萎缩和无力。如,颈肌的无力,有些患者需用手支撑才能将头抬起。肩胛的肌肉萎缩构成翼状肩胛。
2、进行性四肢远端性的肌萎缩:早期肌肉萎缩症状,它一般是以四肢远端为主,上肢是在手的骨间肌,大、小鱼际肌表现明显,但是下肢是在胫前肌的萎缩表现明显。两侧基本是对称的,一般是发生在瘫痪之前,为单一的症状。常见的疾病有运动神经元病的肌萎缩侧索硬化型和进行性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等。
3、急性或亚急性的肌萎缩:它一般是神经原性的肌萎缩,它发生的速度和神经受损的速度和程度是有关系的。神经受损越急越重,那么肌萎缩的发生的速度就会越快越明显。急性发病的肌萎缩一般是发生在瘫痪之后,临床上一般是以瘫痪为主,如,周围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症等。神经痛性的肌萎缩一般是发生在肩胛附近很快出现肌张力降低,肌萎缩等。
4、肌源性腿部肌肉萎缩:肌营养不良是多见的一种腿部肌肉萎缩的症状表现,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症,多发性肌炎外伤。体现为,内分泌性肌病,代谢性肌病,缺血性肌病,源性肌病,神经肌肉传递障碍如重症肌无力等。
5、神经源性腿部肌肉萎缩: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和脊髓发生病变,导致脊椎骨出现骨质增生,椎间盘病变引起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从而影响神经。体现为,损伤脊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脊髓病变和脑部病变导致的废用性肌萎缩症等,这些都是肌肉萎缩的症状表现。
6、废用性腿部肌肉萎缩:是一种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因患者肌肉长期不运动,导致脊髓灰质炎、恶性肿瘤(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全身消耗性疾病发作。这也是腿部肌肉萎缩的症状表现。
河北以岭医院肌萎缩专科李建军主任温馨提示:肌肉萎缩患者应劳逸结合,肌肉萎缩患者忌强行性功能锻炼,因为强行性功能锻炼会因骨骼肌疲劳,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复、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